从近年来全球独角兽爆发经验来看,往往200人左右或更小的组织最具有创新活力,这些新型潜在独角兽企业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优秀代表。如何健全潜在独角兽企业的遴选发现机制,提供更为优质的发展环境,是持续抢占竞争优势的关键。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入融合,是北京未来发力的重点。布局新赛道引领未来趋势,在合成生物、具身智能等领域,北京已储备一批潜在独角兽企业。
北京正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出台了人工智能、医药健康等30余项细分产业政策,发布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,前瞻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,6G通信(通信行业分析报告)、量子信息、新型储能等20个新领域、新赛道,加快培育和发展潜在独角兽。在北京,每天有300多家科技企业诞生,密度已超越硅谷。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资助者中,45岁及以下项目负责人的比例已达到80%;2024年23家新晋独角兽企业中,13家来自未来产业……闯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,是北京和中关村的使命。北京将加大先行先试的改革力度,围绕新兴产业发展,形成良好的政策制度,聚焦原始创新,打造未来产业的创新策源地。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袭来,不进则退、慢进亦退。北京这片创新沃土,正不断积蓄改变未来的力量。
资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引领作用十分显著。公司历经18个月研发的“大算力”芯片终于实现试生产,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,产品开拓、后续研发都成问题,北京耐心资本“出手”投资1.5亿元股权,缓解了企业的“燃眉之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