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鲜品类的高损耗率成为致命短板。早期美团缺乏规模化集采能力。生鲜产品的保鲜期短、易损耗,对冷链物流(物流行业分析报告)和仓储管理的要求极高。美团在初期缺乏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冷链物流能力,无法有效控制生鲜产品的损耗率,导致运营成本大幅增加。
大店模式与即时配送需求存在根本性矛盾。消费者更倾向于“即点即达”,而非专程驱车前往大型门店。这种“快需求”与“慢场景”的撕裂,最终导致 2019 年小象生鲜大规模关店,仅保留北京两家门店,并于2020年将业务整合至“美团买菜”。
美团转向前置仓模式,以300-500平方米的小型仓储站点覆盖社区,通过集约化配送降低履约成本。前置仓模式将仓库设置在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,能够实现更快的配送速度,满足消费者“即点即达”的需求。同时,小型仓储站点的租金和运营成本相对较低,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。
美团买菜”升级为“小象超市”,商品种类从生鲜扩展至1万多种,涵盖日用品、美妆等13大品类,并推出自有品牌“象优选”“象划算”。这一阶段,美团依托即时配送网络与供应链优化,逐步在即时零售领域站稳脚跟,为今日的线下重启埋下伏笔。通过不断优化供应链和提升配送效率,美团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,提高用户体验和忠诚度。
2025年社区店在现代零售渠道中的占比升至52%,较2020年增长6个百分点;下沉市场的小型超市销售额增幅超10%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者生活节奏的提高,消费者对购物的便利性和性价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社区店贴近消费者的生活,能够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,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