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在政策的推动下,医药商业的价值正在被重估,不少连锁药店和医药物流企业成功上市,社会资本和国家资本十分看好医药商业的潜力,大手笔的并购不断出现,这是以前很少出现的情况。
过去,国家对医药企业的扶植从未间断,但多是以帮助医药企业建设园区、建设工厂为主,即以工业为导向,对物流的发展重视不足,因此,物流“软肋”长期制约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,中国药企对药品供应链的驾驭水平依然很落后。
不过,随着新行业管理部门——商务部出台首个医药企业流通标准和“十二五”规划,国家正在用政策之手助推医药市场的重塑和医药商业的发展,医药物流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,国药、上药、华润等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,已经迈向千亿大关了。但是,其现代物流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。以美国Cardinal公司为例,其某个分拣中心只有7个人,1年却有15亿美元的销售额。
在物流领域,信息化的水平决定着医药流通企业的生死存亡。欧美发达国家的医药商业高效、快捷的服务模式意味着信息化在医药物流链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。各大药品批发商采用的自动分拣系统,不但高效快捷,而且分拣误差率小于万分之一,整个作业基本实现了无人化,所以只要1个点的毛利就有利润空间。
例如,美国医药批发商的利润率为1.5%,费用率仅为2.6%。而目前我国由于药品开发、分销、物流、零售的社会化分工程度低,药品流通企业要12个点的毛利才能保持不亏本。因此,我国很多药品批发企业才会把核心业务放在药品管理和配送招标上,与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相比,还有很大差距。
目前,我国流通行业存在“多小散乱”的问题,随着几大医药集团迈向千亿后,集中度的问题好像已经得到了解决,但是“多小散”只是这个行业的表面问题。事实上,和国外相比,我国“多”和“小”的问题并不十分突出,而且“多”和“小”只是相对的,现实中并不意味着会“乱”。
监管水平不高、法治水平低、市场准入门槛低、监管效能低、违法成本低,从而出现“优不胜,劣不汰”,而致“多小散”。
现代物流水平低才是核心问题,药品经营行业整体水平低、行业集中度低、企业人员素质低、技术水平低、管理效率低、服务能力低,从而造成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低、经济总量低。正是由于物流水平低劣,才会出现配送权拿得越多、越亏损的情况。无论是“松江模式”还是“闵行模式”,都没有找出现代物流的新路。
而“三巨头”们不间断地并购,显示出的依然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。大型企业不断“摊大饼”的时候,是不是应该在冲刺规模的同时,停下来提升一下现代物流水平,这或许是在这个冲动的游戏里不得不思考的问题。 (责任编辑:杨莹莹)